央广网财经6月29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免费的WiFi供应已经成为时下公众场所的“热宠”。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场、饭店、咖啡厅等公共场所为投顾客所好都有提供免费公共WiFi,蹭网族也越来越壮大。大家都知道,在公共场所有免费的WiFi提供whatsapp网页版,不仅不需要使用手机的流量,还可以有更快的速度。然而,在人们使用方便快捷网络的同时,也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据一位网友向记者爆料,有一次在某咖啡厅上网,打开手机的WiFi无线网络进行搜寻,发现两个和咖啡厅WiFi名称相似的无线网络,其中一个不需要密码就可以连接,他没有多想就点击了那个无需密码的WiFi进来连接。之后,他便在网上商城购买了物品whatsapp网页版登录,通过网银进行了支付。几个小时后,他的手机却收到了银行发来的信息,称其网银账号已经被人转账5000元。
这种因为连接来路不明WiFi而遭遇账号资金被盗的事件频繁发生,不法分子是怎么通过免费WiFi盗取个人信息的呢?
由于现在大部分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都具备自动搜索附近无线网络的功能,不法分子用钓鱼WiFi吸引他人搜索,一旦有蹭网者通过钓鱼WiFi信号上网,手机和平板电脑在登录网上银行时,输入的银行卡卡号和密码都会被记录下来并被解码,你的个人信息就这样被非法掌握了。
接连发生的“蹭WiFi丢钱”事件whatsapp网页版,给众多“手机控”敲响警钟。据记者了解,前不久,金山毒霸安全工程师在多个场景进行“钓鱼WiFi”实验,他们模拟黑客,在北京火车站和王府井商业区分别设置了两个免费WiFi热点,很快就有几十个网民连入使用,而网民在网络上的一举一动,甚至他们的手机型号、打开的应用名称及上网信息,比如浏览过的网页、机主QQ号码、微信朋友圈照片、淘宝、微博账号等信息,同时被这个WiFi创建者截获。
记者调查发现,许多商家为了招揽生意都设置了WiFi,部分商家设置了使用密码,部分是免费开放。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消费者,问他们是否知道蹭WiFi有风险时,只有1人明确表示知道和“使用WiFi前会核实”,其余9人都摇头表示不知情。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胡钢律师认为,在公共场所搜索到的wifi热点,他都不建议使用,如果一定要用,简单地浏览页面就可以了,任何涉及到登陆帐号、使用密码的操作,都不要使用,尤其是网上支付的这种超级敏感的账户,坚决不要用免费Wi-Fi。
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华权博士建议,第一,在公共场合使用Wi-Fi,要跟工作人员核实;第二,现在手机有很多APP可以对真假的Wi-Fi进行检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