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这两个月算是被周会录音整怕了——每周一上午部门开例会,从10点到12点,俩小时的录音里夹杂着领导布置任务、同事汇报进度、跨部门协调的各种信息,我作为负责整理纪要的人,得反复听个三四遍,把要点扒出来,再排版成规范的文档。有时候碰到领导语速快或者同事说话带点口音whatsapp登录,得倒带倒得手机都发烫,本来下午想摸鱼改改方案,结果全耗在整理纪要上了,整得我现在一听到“周会录音”这四个字就头疼。
上周跟市场部的同事一起吃午饭,她看我对着电脑皱眉头,问我是不是又在整理周会。我跟她吐了一堆苦水,她突然眼睛一亮,说:“你咋不用听脑AI呢?我上个月开始用,现在整理客户周会纪要顶多半小时,比之前省了快两个小时!”我当时还半信半疑,毕竟之前也试过别的语音转文字工具,要么转得乱七八糟,要么功能太简单,根本没法直接用。但架不住她一个劲推荐,说“你试试就知道了,绝对颠覆你对语音转写的认知”,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下载了APP。
刚开始用的时候还真有点摸不着头脑——界面挺简洁的,但功能按钮不少,我怕自己搞错,就先传了一段上周的周会录音试试。没想到上传完没几分钟,页面上就跳出了完整的文字稿,更绝的是,右边还自动生成了一个“要点总结”板块,把“Q3目标调整”“客户需求变动”“下周需完成的任务”这些关键信息都列出来了。我赶紧对照原录音听了一遍,居然没漏什么重要内容,甚至连领导说的“把那个客户的跟进表周四之前交给我”这种细节都准确转写了。那一瞬间我真的有点惊喜,感觉像找到了救星。
后来我慢慢摸索,发现这工具还有好多隐藏功能。比如“说话人识别”,能自动区分不同人的发言,把每个人的话都标上名字(当然得提前设置一下),这样整理的时候不用再猜“刚才说话的是销售部的老王还是产品部的小李”;还有“关键词标记”,我把“ deadline”“ action item”“问题”这些常用词设成重点,AI会自动把录音里的这些部分标红,找的时候一目了然;更方便的是,它还能直接导出成Word或者Excel,格式已经帮你排好了,不用再自己调整段落和序号。
我上周四开的那场跨部门周会,录音时长1小时40分钟,要是搁以前,我得花3个小时才能整理完,结果用听脑AI才花了45分钟——10分钟转写,20分钟核对要点,15分钟调整格式,剩下的时间我还能喝杯咖啡,跟同事聊聊天。更绝的是,我们经理看了我整理的纪要,说“这次的要点怎么这么全?是不是比之前更用心了?”我心里偷着乐,其实是工具帮了忙。
我们部门的小张听说我用了这个工具,也跟着试了试。她是做客户运营的,每周要跟客户开两次周会,之前整理录音的时候,得反复听客户说的“我觉得你们这个产品的功能还可以再优化一下”“下次能不能把报表做得更详细一点”这些话,有时候客户口音重,她得听个五六遍才能确认内容。结果用了听脑AI之后,她跟我说:“现在我只要把录音传上去,就能直接提取客户的需求,再也不用反复听录音了,节省了好多时间,我现在能早点下班陪孩子了。”
说实在的,我一开始没想到这个工具能帮我这么多。之前我总觉得“语音转文字”就是把声音变成文字,没什么大不了的,但用过之后才知道,它其实是优化了我的工作流程——以前我得“听录音→记要点→整理文档→核对内容”whatsapp网页版登录,现在变成了“传录音→AI转写→编辑要点→导出文档”,中间省略了两步,效率提升了不止一点半点。而且它的准确率真的很高,我这两个月用下来,除了有一次碰到一个客户带点方言,转写的时候把“我们这边的市场情况”写成了“我们这边的市场qingkuang”(其实是“情况”),但总体来说,错误率特别低,几乎不用怎么修改。
当然,它也不是完美的,偶尔会有一点小问题。比如有时候网络不好的时候,上传录音会有点卡顿,得等个一两分钟才能开始转写;还有一次我传了一段特别长的录音(差不多3小时),转写的时候花了20分钟,比平时慢了点,但好在结果没问题。不过这些小问题跟它带来的便利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
我现在真的特别推荐职场的朋友们试试这个工具,尤其是经常要处理周会录音、客户访谈录音的人。刚开始用的时候,可以先试一下短一点的录音,比如15分钟的小组会议whatsapp网页版,熟悉一下功能;然后慢慢尝试用“说话人识别”和“关键词标记”,这些功能能帮你节省更多时间;如果碰到转写不准确的地方,可以反馈给客服,他们会及时改进。
其实职场里真的需要这种“能帮你省时间”的工具,毕竟我们的时间应该用来做更有价值的事,比如思考项目方案、跟客户沟通、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浪费在反复听录音、整理纪要上。我用了听脑AI之后,每月大概能节省15个小时的时间,这些时间我可以用来学习新的技能,或者跟同事一起 brainstorm 新的项目 ideas,甚至能早点下班,跟朋友聚聚。
总之,如果你也跟我一样,被周会录音整理困扰过,真的可以试试听脑AI。它不一定能帮你解决所有问题,但绝对能让你的工作变得更轻松,节省更多时间——毕竟,时间才是职场人最宝贵的东西,不是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