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掩耳盗铃
【拼音】: yǎn ěr dào líng
【解释】: 掩:遮盖;盗:偷。捂住耳朵去偷铃铛,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情却偏要掩盖。
【成语故事】
这句成语出自《吕氏春秋·自知》,原文为:“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whatsapp网页版,遽掩其耳。”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小偷,他盯上了一户人家门上挂着的精美铃铛。这个铃铛不仅造型独特,而且声音清脆悦耳,小偷对它垂涎已久。然而,他知道铃铛一旦被触碰,就会发出响声,引起主人的注意。
小偷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自言自语道:“如果我捂住自己的耳朵,不就听不到铃声了吗?听不到铃声,别人肯定也听不到!”于是,他信心满满地决定实施自己的计划。
掩耳盗铃
一天夜里,小偷悄悄来到那户人家门前。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准备摘下铃铛。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用双手紧紧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这样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铃铛偷走。然而,当他碰到铃铛的一瞬间whatsapp网页版登录,铃铛发出了清脆的响声。
小偷吓了一跳,但他仍然坚信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继续用力拉扯铃铛。铃铛的声音越来越大,惊醒了屋内的主人和周围的邻居。大家纷纷跑出来查看,只见小偷正捂着耳朵,拼命地拽着铃铛。
众人见状,忍不住哈哈大笑。有人嘲讽道:“你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铃声了吗?真是自欺欺人!”小偷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愚蠢,羞愧得无地自容,最终被众人抓住,送到了官府。
【寓意】
“掩耳盗铃”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自欺欺人的人。他们以为只要自己看不到或听不到,问题就不存在,或者别人也不会发现。实际上,这种行为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尴尬的境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问题时,逃避或自欺欺人是无济于事的。只有正视现实,勇敢面对,才能找到真正的解决办法。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该以诚实和坦荡的态度去面对一切,而不是选择掩耳盗铃式的自我欺骗。
【用典形式】
1、【掩耳】
2、【盗铃】
3、【掩耳盗铃】
【总结】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生动地揭示了自欺欺人的荒谬行为。它提醒我们,无论面对何种困境,都应勇敢面对,而不是选择逃避或欺骗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走向成功。
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不仅是古代智慧的结晶whatsapp网页版,也是现代人生活中的一面镜子,时刻提醒我们要以诚实和坦荡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