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价震荡下行中,这家煤炭巨头正通过产能扩张与成本管控构建新的护城河。
“优化生产组织扩能增量,主要产品产能高效释放”——8月13日兖矿能源发布的半年度业绩预告中,这句话被放在显要位置。然而在预计约46.5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背后,是同比38%的降幅。
作为国内动力煤龙头企业,兖矿能源正面临煤炭市场供需宽松的严峻挑战。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从年初770元/吨降至6月末的619元/吨,跌幅近20%,直接冲击了这家煤炭巨头的盈利空间。
但在这份看似黯淡的业绩预告背后whatsapp网页版,兖矿能源的战略布局正在悄然改变:西北矿业完成并表、煤化工业务大幅增盈、吨煤成本显著下降……这些变化正为兖矿能源铺设一条穿越周期的道路。
01 煤价下行:业绩承压与对冲努力
2025年上半年,国内煤炭市场呈现供需宽松格局。主产区产能稳定释放,进口煤量保持高位,而全社会煤炭消费回落,新能源发电占比提升又抑制了火电需求。
兖矿能源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6.5亿元,同比减少29亿元左右,下降幅度达38%。扣非净利润约44亿元,同比减少39%。
这一下滑延续了公司近年的业绩轨迹。2024年全年,兖矿能源归母净利润144.25亿元,同比下降28.39%;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27.1亿元,同比下降27.86%。
不过,公司通过多重举措对冲了部分煤价下行影响:优化生产组织扩能增量,精准发力挖潜增效,成本管控取得良好效果,以及化工业务实现较好协同增盈。
这些努力使公司在煤炭寒冬中守住了46.5亿元的盈利底线,为下半年复苏埋下伏笔。
02 成本利器:吨煤成本下降13.8%的背后
在行业下行期,兖矿能源的成本管控能力成为抵御寒冬的关键武器。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自产商品煤吨煤销售成本降至318元/吨,同比降低51元/吨,降幅达13.8%。
这一成效源于公司实施的全方位降本策略:
生产环节优化工艺流程和组织方式,提高效率,压减材料、修理和设备租赁费用;管理环节发挥财务共享平台功能,分单位制定控费措施,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物流环节发挥多式联运优势,分析铁运、汽运、水运效益,降低销售费用。
公司还通过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拓展低成本融资渠道;同时加大清仓利库和闲置资产盘活力度,严控采购成本。
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兖矿能源的“成本护城河”,使公司在煤价下行周期中保持了相对竞争优势。
03 化工崛起:协同增效的意外收获
在煤炭主业承压之际,兖矿能源的化工板块却异军突起,成为业绩亮点。2025年一季度,化工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5.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86.5%。
这一惊人增长源于公司“煤化一体”产业链的协同优势充分发挥。2025年上半年,公司化工品产量达474.5万吨,同比增长13.5%,呈现明显量增态势。
公司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已明确三大方向:加快延链增值,拓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高碳含量的煤基新材料;战略布局新疆区域,建设大煤化基地。
在新疆,兖矿能源正利用当地煤炭成本低、品种优、易开采等优势,推动煤炭深加工和高效利用,进一步强化化工板块的盈利能力。
对于未来三个季度,公司预计甲醇价格有抬升趋势,醋酸市场虽供大于求,但总体来看,化工板块对全年业绩的支撑效应较好。
04 西北矿业:外延扩张的战略落子
7月11日,兖矿能源完成收购西北矿业51%股权的交割程序,自2025年7月起,西北矿业的财务报表正式纳入公司合并范围。这一收购将为兖矿能源贡献商品煤产量约3000万吨。
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此次交易设置了强有力的业绩承诺条款:西北矿业原股东方承诺2025-2027三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71亿元。若实际业绩未达标,原股东方将以现金补足差额。
西北矿业的加入使兖矿能源2025年合并口径商品煤产量有望达到1.8亿-1.9亿吨,同比增加4000万吨以上。加上公司自身一季度商品煤产量已达3680万吨,同比增长6.3%,全年产能释放前景可观。
这一收购是兖矿能源实现其“5-10年煤炭产量达3亿吨/年”战略目标的关键一步。公司正通过内涵式增长与外延式扩张并举的策略,加速迈向这一目标。
05 双轨战略:攻防兼备的成长路径
面对行业周期性波动,兖矿能源制定了攻防兼备的“双轨战略”:一方面坚守煤炭主业,通过量增和成本管控抵御价格波动;另一方面加快布局化工和新能源,构建多元盈利结构。
在煤炭主业领域,公司正在推进多个增量项目建设:万福煤矿已于2024年12月实现联合试运转;新疆五彩湾四号露天矿1000万吨/年一期项目已于2025年7月贡献产量;内蒙区域霍林河一号矿、刘三圪旦矿、嘎鲁图矿将在三年内陆续开工。
这些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新增产能5000万吨/年。加上西北矿业的并表贡献whatsapp网页版,公司在产、在建及规划矿井合计产能已达3.2亿吨/年,2030年前实现原煤3亿吨的目标路径清晰。
在转型布局上,公司正有序推进三大方向:加快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延伸发展高端精细煤化工产业;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智慧物流产业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构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优化组合的多能互补格局。
长江证券研报指出,兖矿能源的这种“攻防兼备”特质使其成为行业内稀缺的量增标的。公司现货销售比例高达70%,在煤价上涨时业绩弹性明显大于其他动力煤龙头。
06 未来展望:修复性反弹与价值重估
随着6月底以来国内高温扩散,电厂日耗增加,煤价已开始筑底反弹。兖矿能源在业绩预告中表示,预计在政府“反内卷”、查超产的政策支持下,下半年煤炭市场供需关系有望边际改善,煤炭价格将迎来修复性回升。
公司对下半年经营充满信心,承诺将“坚定不移释放优势产能,全面加强成本管理,拓展营销增值渠道”,为投资者创造良好价值回报。
市场分析显示,兖矿能源的业绩弹性在煤企中表现突出。据测算,当成本不变时,若秦港动力煤价格中枢每上涨100元/吨,公司业绩有望增厚约53亿元,相较2025年预期业绩增厚约56%。
兖矿能源H股的高股息特性也受到市场关注。公司承诺2023-2025年保底分红比例60%,以2024年分红比例计算,2025年兖矿能源H股预期股息率达5.7%,在行业中具有明显优势。
随着西北矿业并表效应显现、煤价企稳回升,以及化工板块持续发力,兖矿能源下半年业绩环比改善值得期待。
兖矿能源的转型之路已初见轮廓:在陕蒙基地,一季度产量同比增长12.7%;在新疆,五彩湾四号露天矿新投产的1000万吨产能正源源不断输出;在化工园区,高端聚甲醛生产线加速延链增值。
当多数煤企仍在周期波动中挣扎,兖矿能源已悄然构建起“煤炭保底、化工突破、新兴增长”的三维格局。随着下半年煤价回升与西北矿业并表效应叠加whatsapp官网,这家能源巨头或将在行业寒冬后迎来属于自己的“春暖花开”。
真正的转型不是放弃传统,而是让传统产业在变革中获得新生。
综合深圳商报、金融界、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