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我国民间金融日渐活跃,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由于这些资金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民间金融的无序发展,给金融和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此,研究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和规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论文研究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与民间金融的关系,研究了我国民间金融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研究了民间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规范和引导我国民间金融健康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全文分为民间金融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民间金融发展的边界和形态,对经济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国际经验借鉴和对策研究五个部分.论文对民间金融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民间金融是经济中自发产生的telegram中文版,游离于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之外的金融行为和金融组织. 论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二元经济结构变动与我国民间金融发展存在短期和长期的Granger因果关系,这表明了二元经济结构增强是导致民间金融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也表明了正规金融发展不足也会促进民间金融的发展.在我国存在二元经济结构的背景下,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由于民间金融的"草根性",在狭小的信贷交易圈内相对正规金融具有比较优势.论文运用经济学原理论证了民间金融的规模边界,即民间金融贷款平均成本曲线和正规金融贷款平均成本曲线的交点为最佳分界点.这一最佳分界点表明,业务规模小于该点时,民间金融机构在经济上具有比较优势;而业务规模大于该点时,正规金融机构在经济上具有比较优势.民间金融只是在业务规模不大时具有比较优势.论文还通过案例论证了民间金融的地域边界和人际边界whatsapp网页版,指出民间金融适合人际关系稳定的地域空间. 论文研究了民间金融的形态和演化路径.根据民间金融的组织形式和信息不对称的特征whatsapp网页版登录,将民间金融分为简单形态,中间形态和专业形态,这为对民间金融进行分类指导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还得出了正规金融是专业形态的民间金融演化的终点的结论. 论文分析了我国民间金融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民间金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民间金融发展与民营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短期和长期的Granger因果关系,说明民间金融对于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支撑作用.考虑到民营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重要的贡献,民间金融则有效地弥补了我国正规金融对民营经济支持的不足,因此,民间金融在我国的存在和发展应得到肯定和支持.并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我国民间金融的正负效应.通过分析若干国家民间金融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和规范提供了启示. 根据我国三种民间金融形态的演变过程,现实问题和发展走向,论文认为规范简单形态民间金融的基本思路应是明确其合法地位.规范中间形态民间金融的基本思路应是防范高风险.规范专业形态民间金融的基本思路应是引导其参照正规中小金融机构管理,并视时机引导其向正规金融机构转化.
展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